本篇文章1071字,读完约3分钟
当地时间7月30日,伦敦奥运会获得了体操项目的第一枚金牌。 在男子团体决赛中,资格赛排在第6位的中国队在决赛中完美发挥,由于动作零失误,卫冕成功。 图为郭伟阳在双杠比赛中。 记者盛佳鹏摄
伦敦7月30日电题:郭伟阳:从“消防队员”到“钥匙先生”
记者宗晨亮
如果不是资深海滨受伤,英国当地时间7月30日的郭伟阳应该在北爱尔兰看队友比赛,不应该在伦敦奥运会体操竞技场的北格林威治竞技场尝到奥运会金牌的味道。
随着临危受命
李小鹏、杨威等全能高手相继退役,中国体操男团伦敦之行被外界看好。 老练的海滨临战伤消退了,微弱的体操男团在雪上加霜。
从2005年开始连续3年获得国内体操锦标赛综合冠军,郭伟阳直到去年的东京世界锦标赛为止首次披上了“国字号”的战衣。 但是,没有大会经验的郭伟阳没能抽出机会,在比赛中表现出异常的他,在中国男团预选赛中排名第三。 这次“失败”的经验在伦敦奥运会参加资格的竞争中也落下了帷幕。
但是腾海滨伤后退,中国体操队别无选择,只能“赌”缺乏的万能型选手郭伟阳。 于是,在男子团体资格赛剩下3天的状况下,郭伟阳濒临危险,乘坐了从北爱尔兰到伦敦的飞机。
这样,奥运会场馆、连器材都没有时间适应的郭伟阳,担负了中国体操男团奥运会加冕的重望。
遭受重压
鞍马直接坐在器械上,坐在双杠下失误,自由体操比赛也坐在地上……资格赛中接连失误,中国男团以第六名的不好成绩晋级决赛,郭伟阳的第二次国字之旅似乎依然“不可靠”。
时间,所有舆论都质疑郭伟阳的实力和状态。 也有媒体坦率地询问黄玉斌:“能不能再改变一次团体赛的选手?”
在重压下,郭伟阳得到了教练和队友的力量。 黄玉斌说:“郭伟阳之所以失误,是因为没能参加赛前训练。 我不太习惯地方。 决赛的时候可能会好一点。”。
自己也展现了超越年龄的冷静,在采访中说:“今天心情很好,心理上也不紧张。 这场奥运会的比赛是人生第一次,但我变得更刺激和向往。 我希望能在决赛中发挥得很好。 ”。
破茧成蝶
吊环14.566分,双杠15.200分,鞍马14.600分……三个虽然不优秀,但动作十分稳定,郭伟阳帮助中国男团加冕,“自我救济”也完成了。
与习惯传达感情的陈一冰和奥运会“三金王”邹凯相比,拿到金牌的郭伟阳看起来多少有些腼腆,在集体“嚼金牌”的过程中,他也只是轻轻地说出了金牌。 也许两天真的很短,但他还没有适应从“消防员”到“关键老师”的蜕变。
郭伟阳夺冠后说:“获得金牌是对自己多年努力的奖励。”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选手是24岁,但他说:“我想永远坚持下去。 我不打算退出现役”。
标题:热门:郭伟阳:从“救火队员”到“关键先生”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14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