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1字,读完约2分钟
1988年,陈静突然代替何智丽出征汉城奥运会,引起轩然大波,之后何智丽离开了日本。
昨天,《体坛周报》刊登了原国乒乓球选手陈静的采访,陈静介绍了当年的内幕。 陈静说,其实在汉城奥运会之前,她在1987年新德里世锦赛的女子单打8点4分把球让给过何智丽。 另外,何智丽也“笑纳”了。
体坛:我去中华台北以来一直没有打球。 直到1993年才恢复。 你这三年在做什么?
陈静:从1990年到1993年,我已经不打球了。 另外,我不想继续打球。 我在那里当教练。 在这期间,我认识了一点当地的朋友。 打高尔夫,打网球,看飞行唱片,唱歌很好,想出唱片。
陈静:那是我回归后的第一次世界大赛,对中国女选手来说也是罕见的滑铁卢。 我在半决赛中打败了高军,最后决战了玄静和。 但是,我很长时间没有参加世界锦标赛了。 体力没关系,但精力没了,动弹不得,所以输了很遗憾。 比赛前大家都认为这场比赛没有悬念。 中华台北代表团没想到我能打决赛,所以连颁奖会旗和会歌都没有准备。 据说大陆代表团担心节外生枝,主动为中华台北准备会旗会歌。
体坛:你回归后战胜了世界亚军,自然成为了海外兵团的头号人物,为什么这个头号人物是你,而不是何智丽?
陈静:我回归后,在外面比赛,我的房间是海外乒乓球团的集中点,然后我们什么智丽都想,就叫她来了。 何智丽的技术比较单调,没有超水平的。 让球确实在振动。 现在让球也确实不应该。 特别是当时的比赛也很少,获胜的机会很多啊。 这次我错过了。 下次机会总有一天会等的。 在新德里的机会也很好,和何智丽八进了四战,我们认真地打了第一局,我赢了,但教练马上来叫我让给她,我也让了。
体坛:后来很多人说那时你“放水”了,不想赢吗?
陈静:对选手来说,只要出场就想赢。 这么高水平的比赛要用心,但我当时分心,脑子里出现了很多想法,只能说影响了比赛。 我在那里也没有集训。 只有亚运会和奥运会前。 所以,平时球场的把握只有自己。 邓亚萍,如果乔红去那里发展迅速,我不相信她们能保持像我这样的高水平。 因为她们通过训练的强度和达人的练习,依靠熟练来维持水平。 因为我当时没有高水平的陪伴,只有在外面的比赛中遇到大陆选手才能体验到高水平。
体坛: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又停止了拍摄,投身娱乐界。
标题:热门:陈静揭秘与何智丽让球恩怨:奥运后沉浮娱乐界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14674.html